中国网12月1日讯 两列 “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分别于11月28日、29日从新筑站出发,经亚欧桥通道,进入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和热姆。(人民铁道报11月30日)
西安是古丝绸之的起点。2000多年前,张骞从这里出发,开辟了连接亚欧的古丝绸之。如今,往昔的驼铃古道车轮滚滚,正铺建着铁“黄金干线”。一个由铁而构建的西部发展战略正在逐步实施,一个大国崛起的蓝图正在逐步实现,一个振奋的中国梦正逐步变成现实。
在诸多运输方式中,铁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从西安出发,向西经河西走廊进入甘肃、新疆直至进入中亚,沿途石油、天然气、矿藏资源丰富,是国脉所在。滚滚黄沙中,蕴藏着巨大的宝藏;漫长的铁道上,流动着民族振兴的血脉。没有西部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开发西部资源,振兴西部经济,已成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国民富裕的重要战略。西部开发,铁先行,又将是今后一个时期铁人的责任。
尽管目前西部地区铁营业里程不足,线质量和等级落后于东部地区,经济效益不明显,特别是南疆铁还处于长期亏损状态,但从国家发展的大局出发,西部铁建设不仅具有意义,还有极强的战略意义。从目前看,西部铁运送的是东部和中部地区发展最需要的矿藏、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物资。从长远看,西部地区直通中亚、欧洲,沿途是上合组织国,可以充分发挥铁运输优势,进一步扩大经贸往来,深化战略合作,筑牢共同利益体,这对于巩固我国的国际地位,在地区和平稳定中拥有更多话语权,具有决定性作用。
对于西部铁建设的资金来源,笔者认为,除了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资本进入的热情外,更主要的还需依靠国家主体投入。毕竟,西部铁是国之命脉,必须国家主导,社会资本进入为辅。西部铁的建设等级要高,因为这一地区身处大漠戈壁、高寒地区,养护极其不便,只有建设的高标准,充分利用现有的最高技术,大胆创新,才能确保运营的高效率。西部铁建设也是检验铁技术水平的试金石,相信我们在既有青藏铁成功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定将在西部铁建设上取得新的突破。(伍策 谢晓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