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不平(lù jiàn bù píng)什么情况?
记者随后搜索了一下周边其他一些城市的相亲情况,发现女性从事教师职业或当公务员是普遍受男性欢迎的。不过有意思的是,尽管无锡的婚介机构也有类似的反映,但是有些市民却有着不同的声音。
热心做媒的张阿姨说,之前她给一个男孩子介绍女朋友,“我介绍了一个老师,想想这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职业,应该没问题,可是男孩子家连见也不见就回绝了”。后来她打听得知,因为男孩子有个阿姨是当老师的,平时上班早,下班回来又忙到很晚,家务和孩子都顾不上,而且平时喜欢教育别人,所以男孩子家不希望找个老师。市民童先生说到妻子的职业时,表示后悔当初“怂恿”她考公务员。童先生说,他和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妻子在一家公司做文秘,有时要加班,童先生认为公务员收入稳定有保障,关键是工作“朝九晚五”,对家庭照顾会更好,就劝妻子生完孩子后去考公务员。去年妻子如愿考上了公务员,但是之后加班的频率比以前高多了,忙得孩子也没空带,“看来是我们对这工作了解不够啊”。
“其实对于找对象的男生而言,什么最重要?形象第一,性格第二,工作学历往后排。”花姐说,在相亲过程中,大约只有20%的男性会对对方的职业有所要求,而绝大多数看重的还是形象和性格。“比如说,我给男生介绍对象之前会告诉他这位女生的基本资料,但是一些男生接话的第一句就是问‘有没有照片’,这其实就是对于形象的要求。”无锡诚意交友相亲会的“红娘”荣先生也同意花姐的说法。他说,前来相亲的60%的男士都曾表示过希望对方漂亮。等到外在形象过关后,就会进一步考虑女生的性格等因素。“因为如果性格上不配对,职业和学历再好也无法相处。”
“性格、形象是必选项,而工作学历这些是加分项,当然在相亲中会尽量去找这些加分项”,男生小于如此说。花姐说,在找对象过程中,一些男性会提出对另一半职业方面的要求,这些都能理解。“因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圈,他会对某一个职业表现出爱好和向往,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过职业在男性择偶要求中只作为参考,最重要的还是两人性格、思想观念的匹配度。
有些男性对女方的职业要求很苛刻,反而会引起他人反感。市民金阿姨说,以前朋友家有个儿子学历、长相和工作都还不错,但是喜欢问女孩子是ABC哪一种,按照他的说法A是公务员,B是事业单位,C是外企,结果帮忙介绍的几个女孩子都对此有意见,觉得男孩子家按职业分类的做法刻薄势利,对男孩子的印象大打折扣,吓得金阿姨也不敢牵红线了。
在采访中了解到,对于一些所谓择偶中最不受欢迎的职业,其实真正了解的人并不多。而对于一些受欢迎的职业,很多人也是听周围人的意见后产生了同样的想法。其实各行各业都有幸福美满的婚姻。心港家庭婚姻心理咨询中心苏怡溪表示,很多人会期望未来的家庭生活具有稳定性,所以一些工作时间有规律、有不错收入并且比较体面的工作是具有吸引力的,甚至在相亲过程中会成为一个加分砝码。很多人可能对一些职业产生刻板印象,进而把职业标签化,还有的人则是因为接触过某个行业的人,了解了其中的弊端,或者受过创伤,产生了排斥感。但是同一个行业不同岗位、同一个岗位不同人都会存在差异,在男女交往和婚恋过程中,不应该用职业来否定或肯定一个人群,最主要还是看个体之间是否匹配。
首先,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流动性来看,一个人的职业是会变化的。不少年轻人不会一份工作做到退休,从一个职业来判断一个人不科学。其次,很多人在一个行业工作时间久了之后,多少会产生一些习惯,并且把这种习惯带进日常生活,说得不好听就是“职业病”,但这也是有利有弊的,只要男女双方之间能够接受,家庭内部能够取得平衡,就没有问题。另外,比起职业这一可变更因素,家庭结构、性格、人格等难以变更的因素更为重要,是在选择伴侣时更需要慎重考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