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地方资讯门户第一网!

帮助中心 广告联系

中国建造师挂靠网-二级建造师报考条件、挂靠价格、挂靠费用、挂靠风险、建造师信息网-中国建造师网

热门关键词: 

  受国外多种因素的影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波动明显加大,国内产业企业生产经营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也随之增大。

  如何提高大宗商品企业的业务和风险管理水平?应对不确定性和变化有哪些有效策略?在12月7至9日,由期货日报、北京华融启明风险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的“2023第九届中国市场风险管理大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深入探讨和交流,给出了答案。

  “随着全球经济不断发展,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正在形成。”北京华融启明风险管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石建华表示,以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驱动为支撑的新的经济形态推动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大宗商品行业也逐渐走向数字化和智能化。“我们看到新兴产业正在崛起,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这些新兴产业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推动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石建华说。

  石建华表示,在新的经济形态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体正在从整体上重塑产业市场、经济体系,这对于大宗商品企业的业务和市场风险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宗商品企业只有通过不断创新,积极应对经济变革才能在新的经济形态中立于不败之地。

  打通产业链,构筑供应链,提升价值链,重构大宗商品安全体系,也成为当前大宗商品市场发展的共识。

  会上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大宗商品市场发展进入了“现代供应链+平台经济”的发展新阶段,迎来了重大历史机遇期。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在会上表示,对于大宗商品市场来说,“现代供应链+平台经济”是最具潜力和优势的资源配置模式,以现代供应链为核心,以资源配置型平台为载体,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打通产业链的难点、痛点、堵点,构筑现代供应链体系,进而提升价值链,有助于我国实现大宗商品的“资源可控制,价格可承受”,掌握大宗商品定价权。

  “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可以有效促进多层次市场体系建设,有效地连接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三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互衔接的关系,共同构成完整的金字塔形的商品市场体系。”在胡俞越看来,构建大宗商品安全体系,不仅仅需要健全国内大宗商品供给保障体系、构建海外储能供给体系,还要用好国内、国外两个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

  “国内的期货市场相对来说是后发市场,现货与期货市场、场内与场外市场要实现有效对接,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好境内、境外两个市场,用好主场和客场,这样才能提升中国经济、中国期货市场的竞争力。”胡俞越表示,在把国内主场逐步打造成为国际定价中心和资源配置中心的同时,也要在国际客场发挥中国优势,把中国因素转化为中国力量。

  此外,重构大宗商品安全体系,也应规范市场流通秩序,加大期现市场联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以行业自律为主要内容的监督体系,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组织的作用,形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发挥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服务与监督的功能。

  “通过密切关注大宗商品市场价格走势,全力保障大宗商品的供给,保障国内的核心战略需求来强化服务功能;通过完善市场机制功能,促进更高质量、更高效、更公平、更可持续、更安全的发展重点来强化监督功能,共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胡俞越称。

  期货日报社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文明在致辞中表示,经过近些年的市场洗礼,不少实体企业已经或多或少地认识到了期货工具的重要性。可以说,期现结合是实体企业风险管理中关键的一步。

  目前,在一些产业链中,期现结合已经深入企业的生产、销售、库存管理、风险管理等多个方面,成为企业经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生产经营企业而言,风险管理已成为当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与此同时,近年来,期货市场发展提速明显,新品种、新工具陆续推出,期货市场的服务广度和深度显着提升。期货和衍生品法扩展了期货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使期货公司从单一的期货经纪商逐步转变为综合衍生品服务商。期货行业在服务实体经济领域的创新加速升级,包括基差、场外期权、互换、含权贸易等多种工具在内的综合性风险管理模式日益贴近产业现实需求,为产业企业的长久稳定经营保驾护航。

  “期货来源于产业,又必将以服务产业风险管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任务。”王文明表示,举行此次中国市场风险管理大会可谓恰逢其时,希望此次大会能够成为一个桥梁,实现期货市场和现货产业的“双向奔赴”。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

本网转载作品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涉及作品内容、

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我们进行修改或删除!